《表1 不同加工精度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

《表1 不同加工精度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加工精度粳稻谷食味品质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在同一行内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是差异显著

从表1可以看出糙米在碾磨成三级大米后三个指标变化较大,食味值增加2.54%,直链淀粉升高7.14%,蛋白质损失19%。在食味值方面,糙米在碾磨成三级大米后,食味值提高2分,有较明显的提高,二级大米比三级大米均值高1.5分,也有较高提高,而一级大米只比二级大米均值多0.6分,一级和二级大米食味值无显著性差异。直链淀粉含量三个等级变化不大,从三级继续加工后有微量提高,差异不显著。直链淀粉存在于大米胚乳中,糙米加工脱去糊粉层和米胚后,蛋白质有所损失,直连淀粉含量相对提高[5]。蛋白质从三级到一级大米有微量的增加,无显著性差异。三级大米加工成二级大米适口性有一定提高,但在继续加工成一级大米后,食味值变化很小,过度加工造成碎米增加和能源等生产成本的提高,所以从食味值评分、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保留、适度加工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稻米精碾加工程度以二级大米为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