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膜污染和污泥性质的相关性》

《表1 膜污染和污泥性质的相关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AnMBR处理高脂肪废水的运行特性和污泥性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皮尔逊相关系数(“-”表示负相关);*表示显著相关(P<0.05)

在AnMBR长期不排泥运行下,发现污泥性质和膜过滤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皮尔逊相关性(p<0.05)测试结果表明(表2),膜过滤性能与污泥粒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4,而与BEPS也存在着相对较强的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777。相反的,其与MLSS、SMP和相对疏水性分别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822和-0.757。此外,污泥性质参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SMP和BEPS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SMP可以被微生物吸附成为BEPS,而BEPS也可以脱离微生物成为游离的SMP,因此SMP和BEPS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23。由于SMP和BEPS是由微生物分泌产生的,因此它们与MLSS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和-0.861。此外,SMP和BEPS还分别与污泥相对疏水性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和-0.931。尽管BEPS的疏水性基团对污泥相对疏水性有很大贡献,但是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两者的正相关性,污泥相对疏水性的增强很有可能为累积的LCFAs吸附在污泥表面,其疏水性极强的长链烷基提高了污泥相对疏水性。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污泥的相对疏水性与MLS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5,而与污泥粒径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