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左云县现存清代民居概况》

《表1 左云县现存清代民居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左云县清代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与装饰风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1可知,左云县现存的清代民居除两处仅余窑洞外,其他17处所采取的布局形式皆为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若整个院落呈“口”字即为一进院,呈“日”字为二进院,呈“目”字为三进院。左云的四合院与我国其它北方地区相比在形制上大同小异。在这17处四合院中,三进四合院2处,主院带跨院1处,二进四合院6处,一进四合院8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8处一进四合院中,有不少是位于街边的商户,如厚德泉旧址(图一)、德茂功旧址、南门街当铺旧址、太平街74号民居、鼓楼街82号民居。彭糖坊旧址虽为二进四合院,但其中也包含制糖作坊,为店、坊、宅三位一体的院落(图二至图四)。这6处民居采用的这种融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形式,即前店后宅式的院落,可以说是左云县清代民居的建筑特色。这种建筑特色在我国城市的出现和演化中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由于当时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早先那种封闭的里坊形制的集中规划格局慢慢变得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需求。于是乎,以住宅和店铺混合的街道形式逐渐替代了旧有的里坊制。在北宋时的东京开封出现了沿大街两侧开设铺面经营,其后为商铺主人住宅的院落。这一景象在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多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