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开放式编码过程举例》

《表3 开放式编码过程举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儒家文化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整理。

由于不同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存在差异,通过集体讨论可能会抹杀研究者的洞见(贾旭东和衡量,2016),故此步骤由一位作者进行。开放式编码是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Strauss和Corbin,1997),分为贴标签、概念化和范畴化三步(晁罡等,2019)。第一步为“贴标签”,作者标记了案例资料中与儒家文化和工作压力有关的词句,并对其进行简化和初步提炼,编码前缀为“a”,提炼出156个节点。第二步为“概念化”,作者将第一步中属于同一现象的节点归在同一树节点之下,并发展完整的概念以定义这一树节点,编码前缀为“A”,获得了90个树节点。第三步为“范畴化”,作者把第二步看似与同一现象有关的树节点再次聚拢成一类以形成新的树节点,编码前缀为“AA”,形成了37个三级节点。经过这一过程,本文最终得到了与儒家文化和工作压力有关的156个标签、90个概念和37个范畴。由于表格过大,本文在此只列出“追求员工幸福”这一范畴的开放式编码过程(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