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道光十九年旗营、绿营武官射试结果》

《表2 道光十九年旗营、绿营武官射试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代太原旗营的武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此外,对档案数据的分析需要参照一个较为权威的标准。嘉庆十九年(1814),皇帝校阅各营官兵,发现有兵丁射中而不能穿靶,甚至有人射箭不及靶,他将这些现象归咎于“兵丁勇健全在平素练习,而人情习尚怠惰偷安,往往虚报弓系六力,其实以三、四力充数者甚多,以致有名无实……”针对这种情况,皇帝严令各营挑选兵丁,应以六力弓为标准,不达标者或参加考试或通过其他方法谋生,各负责官员应重视训练,来年校阅如果依旧没有改进,则“定将该管大臣等治罪”。至道光九年(1829),理藩院大臣富俊继而奏请各省旗营一概设立官弓,“凡遇拣选挑缺操练,统以官弓较射优劣去取”。希望此举“不独服人之心,则八旗劲旅益加精健”[6]。由此可知,清中期以来,六力弓一直作为各营兵丁挑补的基本标准。此标准显然是参考了之前伊犁所发生的弊端,并照顾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即便如此,从操演情况看,很多官兵连基本射靶都难以达标,无疑说明了旗营战力的下滑。而四年后举行的射试,各营官兵均有参与,晋抚杨国桢亦亲临校阅。道光十九年旗营、绿营武官射试结果如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