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土壤养分因子插值结果分级统计》

《表3 土壤养分因子插值结果分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胜利矿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GS+9.0软件拟合各养分指标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考虑各向异性和趋势效应,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通过ArcGIS 10.4普通克里金插值绘制胜利矿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图3)。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丰缺状况,本文结合土壤数据的分级标准,统计各等级所占的面积和比例(表3)。研究区土壤呈中性至强碱性,这与戴万宏等[16]研究中国地带性土壤pH分布得到的结果一致。pH呈由中部向四周降低的趋势,东北部分地区土壤为中性,图上深色区域属于典型的盐碱地,表现出较强的碱性。胜利煤田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速效氮含量以中等和缺乏水平为主。其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和缺乏水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8.78%,速效氮含量处于中等和缺乏水平的面积占84.46%。有机质和速效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相关系数达0.49,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插值结果(图3)也可以看出,二者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含量较高的土壤位于西部高程较大的位置,低值分布在中东部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强的区域。这可能是由于东二号露天矿周边多是退化草地,缺乏植被和凋落物的积累,锡林河干涸后沉积沙暴露及东南角堆煤场的影响造成的。研究区土壤有效磷处于缺乏状态,中等及以下水平的面积为695.17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6.67%。矿业用地有效磷含量较低,中部及北部耕地位置出现高含量斑块。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很丰富和丰富水平占总面积的97.44%。同样受到锡林河附近的盐沼湿地和东南部的堆煤场影响,这两个位置速效钾含量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