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样品S1的元素分析》

《表1 样品S1的元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Ca(OH)_2为模板碳化栲胶制备分级多孔碳》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4(a)是N2吸脱/附等温曲线,在较低的相对压力(P/P0)下曲线急剧上升,表明形成了大量的微孔[8]。当相对压力为0.4时出现毛细凝聚滞回循环,表明有中孔存在。随着Ca(OH)2模板的加入,多孔碳的孔容逐渐增大,比表面积达到1 785 cm2?g-1。结合图4(b)我们发现多孔碳的介孔比明显提高,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6 nm。此外,当相对压力为1时,未出现吸附平台,表明活性碳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大孔[9]。模板剂和活化剂产生的大孔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向微孔中的扩散[10]。高比表面积、大量微孔和中孔的形成对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1]。当以Ca(OH)2为模板对材料进行预碳化后,形成的分级多孔碳样品的孔径分布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