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吸附实验中各交换体系的表面电化学参数》

《表2 吸附实验中各交换体系的表面电化学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碱金属离子在蒙脱石-Cu~(2+)表面吸附的离子特异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φ0为表面电位;φd、σd、Ed分别为吸附平衡时离子实际到达处位置的电位、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Note:φ0 stands for surface potential;φd,σd,and Ed for potential,charge density and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respectively,in the positions the ions actually a

将不同交换体系中的表面电化学参数计算结果列于表2。由表2得出:(1)同一电解质类型,颗粒的表面电位φ0(绝对值)随着体系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而升高,也说明低浓度电解质对蒙脱石颗粒表面电场的屏蔽作用较弱。φ0随体系电解质浓度变化幅度大于φd,因为距离表面越近,电位梯度越大。(2)各体系中φd值均小于表面电位φ0,φ0约为φd的1倍~5倍,且两者的差异随着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3)离子吸附平衡时离子距离表面位置d处的电荷密度?d和电场强度Ed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离子随电解质浓度升高后,扩散距离增大,导致其电荷密度及电场强度增大。电场强度Ed高达107~108 V·m–1的数量级,说明固/液界面交换体系的确处在颗粒表面强电场中,该电场强烈影响离子交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