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黄酮类化合物对机体免疫作用的调节》

《表2 黄酮类化合物对机体免疫作用的调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食物中活性成分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黄酮类化合物属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植物根、茎、叶等不同部位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母核结构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基本骨架具有C6-C3-C6单元,主要以与糖结合形成的苷类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态的苷元形式存在[9]。按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等特点可分为黄酮、黄烷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以及查耳酮等[10]。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活性功能不断被深入研究,其药理活性与自身母核、取代基等特殊结构密切相关[11],同时黄酮类化合物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也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皮建辉等[12]研究发现,金银花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脏器指数、血浆中ACP、溶菌酶(LSZ)的活力及其他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沈楠等[13]以15、30、60 mg/kg的萱草花黄酮结合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结果发现萱草花黄酮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的上调以及促凋亡基因Bax表达的下调。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以及TLR信号通路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