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抗旱型高粱水分亏缺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表2 抗旱型高粱水分亏缺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抗旱型高粱开花前期和后期应对水分亏缺的生理调节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见,抗旱型高粱和不抗旱型高粱在水分亏缺下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间,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不抗旱型高粱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而抗旱型高粱与不抗旱型高粱下降幅度较小,无论是花前还是花后干旱处理,其叶绿素最低值仍可达52.74 SPAD,花前7 d、花前14 d、花后7 d和花后14 d的平均值仅比对照处理下降13.5%;而不抗旱型高粱在ST4干旱处理下花前7 d、花前14 d、花后7 d和花后14 d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至31.44、27.15、37.93、43.42SPAD,平均值比对照下降44.1%。说明抗旱型高粱在叶绿素调节方面对干旱逆境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同时,统计结果显示花后干旱对叶绿素的影响更大,花后14 d(F值=172.3**)和花前14 d(F值=116.8**)差异更大,水分×品系在这2个处理下也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