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区单井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结果统计表》

《表2 研究区单井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结果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海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致密砂岩储集层裂缝发育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微观裂缝及断裂体系作为流体高速运移通道在改善储集层渗流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溶蚀作用的发生。镜下薄片观察(见图4)及断裂体系分析表明:微裂缝发育带及油源断层附近往往伴随着强溶蚀发育带。以D区花港组为例,H3段均以大型辫状河巨厚心滩、河床叠置砂体为主,沉积差异小,但构造内部相近埋深储集层物性差异明显,H3段物性受断层发育的影响明显。D-1、D-2井区发育正断层(沟通油源)且断距较大,断层及伴生裂缝输导酸性溶蚀性流体能力较强,因此H3段物性好于其他井;D-4井区的逆断层(沟通油源)断距不明显,断层及伴生裂缝仅有一定的输导酸性溶蚀性流体的能力,导致H3段的物性尤其是渗透性略差于D-1、D-2井区;而D-3井区不发育油源断层,缺乏酸性流体来源,溶蚀作用弱,物性最差(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