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主要含油火山碎屑岩含油气性与有效孔隙类型占比》

《表2 主要含油火山碎屑岩含油气性与有效孔隙类型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火山碎屑岩储层溶蚀孔隙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南部陆家堡凹陷下白垩统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岩芯观察与薄片鉴定结果表明,区内火山碎屑岩总体上磨圆度、分选性较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原生孔隙所占比例较少,有效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占总孔隙的89.6%(表2)。其中,普通火山碎屑岩亚类原生粒间孔隙大量被火山灰、硅质及钙质填隙物充填(图2A),碎屑颗粒以基质支撑为主,主要发育填隙物溶孔和颗粒溶孔。火山沉积岩亚类颗粒与颗粒之间多数为线-线接触(图2B),呈颗粒支撑,主要发育颗粒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