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现代学徒制质量的项目运行维度》

《表4 现代学徒制质量的项目运行维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质量现代学徒制:国际倡议与我国反思——基于国际组织倡议的文本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内为节点包含的参考点数量。

现代学徒制项目运行维度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见表4):一是校企合作关系。国际组织主张学徒制项目的校企关系建立在长期且多方面的合作基础上。除学徒制外的合作可以包括技术创新、师资培养、参观见习等。[7]对于学徒制项目,教育机构与企业应设有专人沟通合作,并建立数据库来管理学徒需求信息。二是项目设计。国际组织普遍强调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设计项目,包括公共行政部门、雇主协会、工会、教育机构、企业、教师、培训师、企业员工、学徒等。再者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在项目设计时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就培训计划进行充分沟通,使之协调一致。在确保工作场所学习是学徒制项目主体构成的同时,也应保证一定时间的脱岗学习(比如20%[8])。三是学徒招聘。从规范性上看,国际组织要求企业在招聘学徒时有清晰的书面计划和明确的招聘条件,与学徒签订书面合同,并做好学徒注册登记工作。从学徒岗位本身的质量上看,国际组织主张学徒岗位数量不超过企业的培训能力,并且这些岗位应能提供真实的就业机会。部分国际组织还关注了学徒申请者本身的质量,要求他们应具备扎实的学习基础,比如20国集团认为参加学徒制的青年应具备以下教育基础:“a.是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学生、毕业生或工人;b.在参加职业培训之前,应具备综合性的技能与能力知识基础(包括识字和计算能力)”。[9]四是师资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构成。对这两类师资的能力要求、培训与教学支持以及工作待遇等都是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的组成。其中“为企业导师提供培训与教学帮助”最受国际组织关注。国际组织还倡议企业培训师建立“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并与学校教师形成合作网络,“这样可以使培训师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更为结构化,也更有利于双方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开展”。[10]五是学徒管理与服务。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徒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学徒在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11]在明确规范学徒在岗位学习行动的同时,学校与企业还应向学徒提供及时的信息帮助,并开设顺畅的投诉申诉渠道,以充分保障学徒权益。一些国际组织还主张学徒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一定自主权,比如世界银行与国际劳工组织主张学徒“有充分理由可以更换雇主”;[12]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主张“学徒还可以开发自己的项目,使他们在展示所获能力的同时,拥有开展工作的自主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