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外生冲击下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模式的系数估计结果》

《表6 外生冲击下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模式的系数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生冲击、融资模式选择与制造业升级——兼论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金融供给侧改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此可见,面对负向外生冲击时,一方面,由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偿债风险,较难通过债权融资支持产业升级,因而债权融资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能够通过股权融资提升研发支出水平,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供给,但是过度的金融资源弱化了负债控制效应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伴随着过度投资带来的资本劳动比增速过快,共同抑制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在负向外生冲击下,非国有企业股权融资更能促进研发支出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产业升级;而国企股权融资则通过促进资本劳动比的渠道推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