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状态细胞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表1 不同状态细胞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PMA/EMA-LAMP法应用于VBNC状态活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具备该特性;“-”表示不具备该特性。

乳及乳制品含有丰富营养物质,能够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因此它也是大部分食源性致病菌的天然培养基[4]。部分乳制品在巴氏杀菌过程中能够杀死绝大部分食源性致病菌,同时乳制品的酸性条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增殖[5]。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乳及乳制品中的致病菌能够被诱导,然后进入VBNC,它们保留毒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复苏,仍具有活力。2002年,Gunasekera等人[6]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巴氏杀菌的鲜乳中明显含有细胞亚群进入VNBC,热处理过程中大量的细胞不能够形成菌落,但仍然可以转录翻译,具有可以测量的代谢活性,并具有致病性。1996年,Gahan等人[7]对单增李斯特菌在酸奶、普通奶酪、低脂奶酪以及全脂奶酪中的耐酸性研究发现,70 d后,低脂奶酪和全脂奶酪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突变体ATM56恢复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乳及乳制品中存在VBNC状态,但是其诱导和复苏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VBNC状态下的细胞复苏能力、代谢活性、平板培养能力和细胞完整性区别其它几种常见的细胞状态,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