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BC1F1分离情况推测》

《表2 BC1F1分离情况推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抑制基因Rf-I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1列的S(Rf-I)与S(rf-i)分别为杂交种F1产生的不育与可育配子,第1横排的N(rf-i)为轮回亲本产生的可育配子,S(Rf-Irf-i)和S(rf-irf-i)分别代表BC1群体中不育与可育两种基因型

不育系JLCMS89A与恢复系JLR92杂交获得杂交种F1,对其花粉进行染色验证,结果表现为高度不育,不育率为97%。将不育F1作母本与轮回亲本JLR92回交得到BC1F1,并种植在范家屯育种试验基地,开花期(R1)对花粉育性进行染色鉴定,共获得BC1F2分离群体单株共66株,其中不育株为39株,可育株为27株,经卡方检验(χ2=2.18<χ2(0.05,1)=3.841;P>0.05),不育单株:可育单株符合1:1孟德尔遗传。通过分离情况(图2)与遗传类型的推测(表2),初步判定恢复抑制基因由显性核基因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