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条件下铝箔腐蚀前后的失重率和减薄率》

《表2 不同条件下铝箔腐蚀前后的失重率和减薄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化学镀锌对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电极反应热力学原理,可以用吉布斯自由能ΔG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由于腐蚀电池反应发生的动力来自恒温恒压条件下腐蚀电池中的吉布斯自由能ΔG=-n Fε(ε为电极反应电动势;F为电极法拉利常数;n为反应转移电子数)。ε越大,则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越大。电极电动势ε与阴极平衡电位EcΘ和阳极平衡电动势EaΘ的关系为:ε=EcΘ-EaΘ。故此,腐蚀电池反应热力学的判断依据为: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低于介质中某氧化剂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且氧化剂的电极电位越正,越能促进金属发生腐蚀。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2 V,而铝的标准电极电位为-1.662 V,因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易构成Zn-Al微电池反应,该电位差是电池反应的推动力,驱动电子由铝流向锌,被酸中H+接收发生阴极还原反应,其电极电动势ε=E0Zn-E0Al,ΔG为负值,从而促进铝箔表面点蚀的发生,萌生腐蚀小孔,依据隧道腐蚀原理,沿铝箔晶体的<100>方向腐蚀,出现大量垂直隧道孔[12],有效的促进了铝箔表面发孔的密度,使腐蚀后铝箔的比表面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