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气相实验条件下高岭石反应前后元素变化分析》

《表2 不同气相实验条件下高岭石反应前后元素变化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闭坑瓦斯矿井残余CO_2-矿井水-岩作用实验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反应前(图2(a)),高岭石表面完整有序,呈层片状堆叠结构。在反应后(图2(b)、图2(c)),方解石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蚀情况,由层片状变成了颗粒状。不同气相实验条件下高岭石反应前后元素变化分析见表2。表2显示,Si元素的下降程度大于Al元素,说明在酸性条件下,高岭石中Si元素溶出量大于Al元素溶出量[12]。且高岭石与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基团作用时,由于Al原子的化学活性比Si原子大,因此在侧面的位置形成以Al-O键为主的表面化合物[13]。在2种气相实验条件下,C元素增加明显,而氧元素变化不明显,说明在表面形成了新的碳酸盐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