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APP聚电解质的热特性》

《表2 APP聚电解质的热特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电解质化聚磷酸铵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PP聚电解质化前后的TG和DTG曲线图见图4,其热分析结果见表2。由图4a可知,APP的初始热解温度(T5%)为329℃,热分解过程主要分为300~600℃和600~700℃两个阶段。在300℃之前APP质量损失约为1.8%,主要是一些不稳定官能团和低分子量物质分解造成的;300~600℃范围内,APP受热分解形成交联磷酸盐,并释放氨气和水[17];当温度高于600℃时,含磷化合物进一步降解;700℃残余质量为44.3%。经过酸碱滴定法和NaCl改性处理后,t1-APP、t2-APP和n-APP在100℃下便开始出现质量损失,这一阶段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于水分挥发导致的,表明其均具有较强的吸湿性;100~250℃间存在一较大热解峰,可能要归因于NH4Cl的热解;t1-APP、t2-APP和nAPP的第一热解峰温(Tpeak)分别为221,234和239℃,第二Tpeak分别为254,329和336℃,较纯APP均显著向低温方向移动,高于600℃时无热解峰出现,表明t1-APP、t2-APP和n-APP在低温下提前热解,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过PEI改性处理后,p-APP的T5%为264℃,略低于未改性APP,可能是因为改性过程中引入了热稳定性较差的PEI,Tpeak为319℃,热解速率及Tpeak速率明显低于t1-APP、t2-APP和n-APP,表明p-APP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与纯APP相比,p-APP在较低的温度下提前热解,温度高于600℃时,p-APP热稳定性更好(图4b),这是由于p-APP在热解过程中PEI与APP热解产生的聚磷酸等物质产生交联,提高了其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