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现象学的意识行为类型》

《表1 现象学的意识行为类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纯粹现象学的意识行为理论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想象(Phantasie)在现象学不再是与“现实”对应的概念,而是与“感知”或“知觉”相对应的概念,它和感知一同构成现象学意义上的“直观行为”。“想象”和“回忆”“期待”都是“感知”当下化或变异,笔者对此已有专文讨论[5],在此只是特别强调,与感知是当下性意识行为不同,想象是当下化意识行为;想象具有“非现时性”(Inaktualit?t)和“当下化”或“再现”两个特征,想象的当下化或再现特征“由于想象的特征就在于类比的映像,在于一种在较为狭窄意义上的‘再现’(Re-pr?sentation),而感知的特征却也可以被标识为体现(Pr?sentation)”[6]77。感知的特征是“体现”和“当下性”,想象的特征是“再现”和“当下化”,在直观行为中,感知是最基础的意识行为,它区分为原本意识和非原本意识,想象行为奠基于感知行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