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SERS技术在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表1 SERS技术在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蛋白质是生命有机体中至关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是能量存储、代谢和细胞功能调节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类TM通常出现在肿瘤的早期或晚期阶段,与多种疾病相关[9].因此,对其进行灵敏、准确且特异地量化分析在人类生命健康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ERS技术在其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以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为基础.首先,需制备具有高增强、高均一性等优点的SERS基底,包括基于贵金属的纳米颗粒、纳米阵列、石墨烯材料以及合金复合结构等[10],修饰有靶抗体的SERS基底作为捕获元件.然后,多数贵金属纳米材料与拉曼探针分子(Raman reporters)、识别抗体相结合,作为SERS标签(SERS tags)[11],以提供更显著的拉曼信号.当存在TM时,检测体系会形成夹心结构,拉近SERS基底与SERS标签之间的距离,产生“热点”(hot spots)效应,SERS增强因子可高达1012~1015倍[12],实现超灵敏的定量分析.Yang等人[13]提出了一种超灵敏的SERS免疫测定法,其原理如下(图1(a)):将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抗体包被在96孔板上,以捕获AFP.通过免疫反应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AFP抗体形成夹心结构,利用酶诱导沉积反应,即酶使底物(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去磷酸化形成维生素C,将Ag+还原成Ag0并包覆在金纳米颗粒(Au nanoparticles,Au NPs)表面.增强SERS信号,线性范围为0.5~100 pg/mL,检出限为0.081 pg/mL.该方法测定临床患者血清样品中的AFP含量与化学发光免疫法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Li等人[14]制备了一种新型SERS基底:银纳米颗粒(Ag nanoparticles,Ag NPs)包覆的SiO2光子晶体珠(SPCBs),如图1(b)所示,SiO2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形成单分散、尺寸可控制的SPCBs,利用微流控装置使Ag NPs原位沉积在SPCBs上,即可得到AgSPCBs.通过改变SiO2纳米颗粒的直径,可获得具有不同反射峰位置的SPCBs,将不同Ag-SPCBs的反射峰作为编码元素,并修饰有不同抗体(antibody/Ag-SPCBs)存在目标物时,其可与SERS信号放大探针(4-MBA antibody/Ag NPs)形成夹心结构,在单个检测管中可同时检测AFP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其线性范围分别为1×10-4~1×103、1×10-5~1×103ng/mL,检出限分别为7.2×10-5、6.6×10-6ng/mL Li等人[15]研发了一种基于SERS纳米标签(Ag@4-MBA@SiO2)的光纤生物传感器,首次原位免疫测定了未处理全血中的AFP,线性范围为50~500 ng/mL,检出限为17 ng/mL.此外,还成功用于体内和原位动态观察Wistar大鼠全血中的AFP,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体内实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SERS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胚胎抗原、糖蛋白、受体蛋白等蛋白类TM的灵敏检测分析中,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