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行星磁层参数[25]》

《表1 行星磁层参数[2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行星空间环境光学遥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1 AU=1.5×108km;b)参考美国宇航局行星情况说明书:https://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planetfact.html;c)以地球磁矩归一化,MEarth=7.906×1015T m3;d)磁层顶鼻点距离RMP=(B02/2μ0ρu2)1/6/RP,采用表中典型太阳风密度和太阳风速度u~400 km s-1计算,对于外行星,该计算

不同行星磁层范围具有巨大差异,如表1所示[25],采用不同波段进行不同方式的光学成像可用于解决不同的科学问题.在30.4 nm或X射线波段对地球磁鞘进行全景成像(简称磁鞘全景成像),可以可视化弓激波和磁层顶的三维形态结构,揭示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过程中太阳风物质和能量进入地球磁层空间的动态过程,为近地空间天气效应研究提供准确的输入.在30.4 nm波段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全景成像(简称等离子体层全景成像),可以观测地球磁层大尺度对流特征,揭示地球物质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地球两极的圆环状极光区是太阳风高能粒子沿磁力线进入地球空间的投影,在X射线-极紫外-远紫外波段对极光全景成像(简称极光成像),通过将极光活动与空间物质能量输运建立对应关系,就可以通过极光现象直接可视化磁层物质能量输运过程,这将突破卫星就位观测的局限性.将磁鞘全景成像、等离子体层全景成像、极光全景成像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地球磁层空间物质与能量传输的全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