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单位压降产油量统计表》

《表4 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单位压降产油量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分析——以顺北1号、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油井工作制度、投产时间不同,单井日产油量和累计产油量无法有效对比单井控制的油气聚集程度差异。因此,通过压力恢复资料计算单井在生产动态过程中压力下降1MPa累计增加的产油总量,可以较好地对比不同断裂带油气聚集程度,也就是单位压降产油量越高油气聚集程度越高。压力恢复资料综合分析表明,顺北1号断裂带平均单位压降产油量为4433t/MPa;顺北1号分支断裂带平均单位压降产油量为3447t/MPa;顺北5号断裂带平均单位压降产油量为895t/MPa;顺北5号分支断裂带单位压降产油量为218t/MPa;顺北7号断裂带单位压降产油量为424t/MPa。对比可见,不同断裂带油气聚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表现为主干断裂带油气聚集程度优于次级断裂和分支断裂,北东向断裂带优于北西向断裂带(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