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延川南区块煤储层参数基础》

《表1 延川南区块煤储层参数基础》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延川南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延川南区块2号煤层厚度平面上呈东南厚、向北部及西部有所减薄,煤层厚度2.8~6.9 m,平均厚度4.6 m(表1)。厚煤区主要分布于谭坪区块,平均厚达5.3 m,煤层平均厚度约6 m。西部万宝山区块煤层分布较稳定,单层厚度一般>3 m,煤层厚度变化与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基本一致。主力煤层镜质组含量在67.6%~89.2%,平均75.3%;惰质组含量为4.4%~33.5%,平均15.6%;壳质组含量为0~6.3%,平均2.6%,镜质组含气量较高,有利于煤层割理裂隙生成,储层物性变好。灰分产率为5.4%~36.0%,平均值为12.4%,属于特低灰—低灰煤,反映成煤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垂向上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规律,靠近顶、底板处灰分产率较低。实测含气量8~22 m3/t,平均约12 m3/t,自东部谭坪构造带往西至万宝山构造带随埋深增加含气量逐渐增大。单斜构造、断层不发育,处于弱径流—滞留水动力条件,压力系数0.4~0.8;受埋深影响煤储层低孔、低渗,孔隙度一般3%~6.7%,渗透率普遍<1×10-3μm2,整体上具备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