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安装钢筋位置的检测方法与允许偏差》

《表1 安装钢筋位置的检测方法与允许偏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框架剪力墙结构特征及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沿纵、横方向分别进行预埋件中心线的测定,并从中取数据较大值。2.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大于90%,且尺寸偏差不可大于规定数值的1.5倍。

建筑项目通常会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进行施工,而这种结构形式中钢筋的设置非常重要。钢筋节点在布设时具备较大的密集性,在实际安装与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节点位移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采取方式实现箍筋框固定的目的。换言之,在钢筋施工的环节中,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展开放样施工,或是凭借模具展开钢筋加工[2]。柱筋与柱筋框在放样定位环节中,要采取竖直、水平墙体梯格筋的方式来有效紧固钢筋,如此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钢筋位移率。同时,还应该确定各梁柱节点,在计算机上进行钢筋布设图样的绘制,然后基于绘制图样进行模拟样板的设置,使得各节点实际所处位置的清晰性得到增强,工作人员在施工与建设过程中也能更加明了。安装钢筋位置的检测方法与允许偏差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