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沟道地理位置信息》

《表1 各沟道地理位置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贺兰山榆跳象幼虫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1可见,不同沟道灰榆林的榆跳象幼虫密度不同,即响水沟(32.57%)>小口子(22.13%)>樱桃谷(20.42%)>拜寺口(16.65%)>青羊沟(10.59%)>大水沟(10.07%)>大口子(9.04%)>贺兰口(4.71%)。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沟道灰榆的幼虫密度差异显著(F=16.54,P(27)0.05)。经过多重比较,其中响水沟灰榆的幼虫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沟道(P(27)0.01),即中部沟道灰榆林榆跳象的发生程度明显高于南北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