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后临河村道路与水体交接方式》

《表2 后临河村道路与水体交接方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方山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水体环境的有机适应——以武安市后临河村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聚落内道路的排布整体呈优先排水的原则,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道路与河道及沟渠排水流线交接产生的路口空间形态。后临河村内道路与排水系统的交接方式主要分为4种类型:左右平行布局、垂直一体布局、平面交叉布局、上下交错布局。左右平行布局的方式是道路与水系左右平行排列,沟渠与路面的高度差在20~200 cm,这样有助于地表径流顺高度差快速便捷地流入沟渠排泄。垂直一体布局的方式中,道路在水系垂直方向的上方,二者在竖直方向是平行的,水流通过暗沟流入明渠,不仅可以节约地面空间,还形成了丰富的上下立体节点空间形态。平面交叉布局是指道路与水系在同一平面交叉布置,由于聚落的河道是季节性使用,所以水系与道路在一定空间可以交叉布置。上下交错布局是指道路与水系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都不平行且相交的形态,为避免道路对水流的阻挡,将道路下方挖通,在上方铺设条石、木板等来保证交通的顺畅(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