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主成分法因子分析:青年网络信任现状与发生机制》

《表2 主成分法因子分析:青年网络信任现状与发生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年网络信任现状与发生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概念,广泛用于传统及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笔者将10种网络空间置信对象进行四分法,即将置信对象分为亲人、朋友、熟人和陌生人四大类。对10种置信对象以主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并使用方差极大化原则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变换,提取四个因子,他们的累积解释贡献率达到了67.35%。通过旋转因子负荷表明(见表2),对普通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主要负荷在第一个因子上;而对同学、同乡和同事的信任主要负荷在第二个因子上;对经常交流的网民、QQ好友、微信朋友的信任主要负荷在第三个因子上;最后一个因子主要与家人和亲属有关。这印证了亲人、朋友、熟人和陌生人四分法。我们再结合表1中10个置信对象的信任分布,结果发现:青年网民对亲人的信任度最高,对家人的较信任和非常信任的人高达95.1%,对亲属的较信任和非常信任的人比率为88.8%。青年网民对熟人的信任处于第二位。有86.3%的青年网民对同学较信任和非常信任,接近对亲属的信任程度;72.5%的对同事较信任和非常信任;相对而言,对同乡的信任度比较低,只有54.7%的对同乡较信任和非常信任。由于网络空间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交往中,“老乡”的地域观念有所淡化,网络人际信任中的地缘关系并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