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手术前和术后1周肝功能》

《表2 两组手术前和术后1周肝功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

(1)两组的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实验组中,37例患者接受了植入了1枚支架,另外13例接受了2枚支架;而对照组的80例患者接受了1枚支架,其余12例患者接受了2枚支架。实验组中,2例患者因肝左叶萎缩(Ⅲ型)和2例患者因肝左叶肿块较大(Ⅱ型和Ⅲ型)仅进行单侧支架植入术。在对照组中,3例患者因有肝左叶萎缩(Ⅱ型和Ⅲ型),4例患者(Ⅱ型和Ⅲ型)因肝左叶肿块较大,3例患者(Ⅱ型)具有肝左叶切除病史仅接受了单侧支架植入术。两组中最常用的支架尺寸分别为8 mm×60 mm和8 mm×80 mm的支架,占实验组支架的90.2%和对照组的89.4%。实验组每例平均植入15颗碘粒子(范围8~22)作为粒子条植入胆管。(2)两组的临床成功率相似[实验组94.0%(47/50),对照组95.6%(88/92)]。10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20%时间超过了1周。对照组中的1例患者在手术后1周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并进行了再次介入治疗(先前阻塞的支架内植入了新的支架)。与手术前的实验室指标相比,术后1周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