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最大相当应力比较(MPa)》

《表6 最大相当应力比较(MP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嵌入式多波束声呐船体大开口加强结构优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方案2在取消底封板纵向构件后,高应力位置出现在了内凹槽直角区域,纵向构件的连续性也受到影响。因此,为确保纵向构件的连续性并降低直角区域的高应力,方案3采用了圆角过渡的设计型式(见图4),适当增大了底封板纵向构件的长度,由于外底板的开口大小保持不变,使得纵向构件在前后端位置可以与外底板形成有效的连接。从应力水平可知该方案不仅进1步降低了外底板开口角隅处的应力水平,更是有效改善了趾端结构、直角型内凹槽所产生的高应力问题。由表4可知,外底板开口角隅处的最大应力较之方案1降低约40%,距中800 mm,1 600 mm和2 400 mm纵向构件的最大应力较之方案1降低在40%左右。方案3中外底板开口角隅的应力分布见图12所示,典型纵向构件(距中800 mm)凹槽处的应力分布示意如图13所示。方案3较之方案2开口角隅及纵向构件的最大应力降低水平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