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保障时期不同区域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

《表1 不同保障时期不同区域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G20峰会期间长三角区域臭氧变化及管控效果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μg/m3

表1给出了核心区、严控区以及管控区不同保障阶段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保障期间CO、NO2、SO2等污染物的浓度从低到高顺序为核心区<严控区<管控区,保障中时间段内3个区的污染浓度差异最为显著,其核心区NO2质量浓度相比严控区和管控区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降低11.1、12.6μg/m3;核心区PM2.5浓度相比严控区和管控区的浓度平均分别降低7.3、4.5μg/m3,表明G20期间对于一次排放污染物和细颗粒物的管控措施效果明显。对于O3来说,无论是O3小时均值质量浓度、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O3-8 h)、第90百分位小时均值质量浓度(O3-90%)和第10百分位小时均值质量浓度(O3-10%),保障前期和中期3个地区的浓度从高到低顺序均为核心区>管控区>严控区,保障后期浓度值排序为管控区>核心区>严控区,在保障中期,核心区的O3小时均值质量浓度分别比严控区和管控区高出11.2、9.2μg/m3,O3-90%分别高出17.1、5.2μ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