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种名录》

《表1 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种名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4年春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种名更改请参考文献[18]

2014年春季渤海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3个门29属50种(表1),其中以硅藻为主,为23属43种,占总物种的86%;甲藻门5属6种,占总物种的12%;金藻门1属1种。其中,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共12种,优势物种为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和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其次为角毛藻属(Chaetoceros),共5种,主要为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和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根管藻属(Rhizosolenia)也占一定数量,主要为翼根管藻印度变型(Rhizosolenia alata),根管藻在莱州湾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海区(P<0.05)。渤海是典型的半封闭性内海,沿岸入海河流众多,且地处北温带,春季受外海水影响较小。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多为广温广盐种和温带近岸性种,少数为暖温性种。有研究显示,渤海湾的圆筛藻属和角毛藻属的优势地位在下降,但还能保持一定的优势[19],本次调查在渤海湾海域并未发现角毛藻,并且圆筛藻属的数量仅为总丰度的6%,取而代之的是硅藻门的斯氏几内亚藻和具槽帕拉藻,后续需要加强监测。莱州湾的硅藻主要由斯氏几内亚藻组成,占该海域总丰度的66.84%,甲藻主要由夜光藻组成,占整个渤海夜光藻丰度的59.95%。辽东湾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仅次于莱州湾,该海区角毛藻的数量尤其多,显著性高于其他海区(P<0.01),占所属海区总物种的50%左右,以密联角毛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