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水稻根长性状相关QTL统计》

《表1 水稻根长性状相关QTL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稻根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众多根系性状中,根长是最直观的表型,易于测定,且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相对容易,因此该性状成为研究者最早关注的表型之一。目前在水稻根的各种性状中,定位到的QTLs和克隆到的根长控制基因数量最多(136个),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表1)。吴伟明(2006)检测到7个与根长性状相关的主效QTLs,分别位于第7、8、9、11和12号染色体上,累计贡献率达28.01%。其中4个QTLs加性效应为负值,来自亲本窄叶青8号;3个QTLs加性效应为正值,来自另一亲本京系17。姜树坤等(2014)在第9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有关总根长的QTL,位于R1751–G385标记区间,对表型的贡献率为2.32%。赵春芳等(2013)在低磷和正常磷条件下检测到6个根长性状QTLs,其中10号染色体S10-893–RM311区间和12号染色体RM277–RM313与前人报道的区间重叠,表型变异率分别达10.1%和12.39%。翟荣荣等(2012)在干旱胁迫下检测到2个最大根长的QTLs,分别位于2号和3号染色体上,对应区间为RM4702–RM145和RM16–RM5626,表型贡献率分别为8.30%和7.01%。徐晓明等(2016)以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与轮回亲本中恢9308(R9308)回交多代的高代回交群体为材料,分离得到qRL4,最终定位在4号染色体RM5687–InDel49标记区间内。贾佩陇等(2019)定位到1个与水稻低氮胁迫耐受相关的位点qRL1-1,位于1号染色体M1–M29标记附近,LOD值为2.89,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23%,该QTL位点在低氮胁迫下可控制水稻根长。Obara等(2019)以WAB56-104和NERICA7品系的水稻杂交F2群体为材料,在高NH4+环境下于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与水稻根长相关的QTLs,分别命名为qRL1.3-NERICA7和q RL1.4-NERICA7,位于RM8-111–RM10-464和RM3709–RM5501区间内,其中qRL1.4-NERICA7区间被缩小至0.7 Mb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