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针灸大成》中经外奇穴及经验穴使用情况》

《表3《针灸大成》中经外奇穴及经验穴使用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论《针灸大成》治眼疾的学术特色及常用穴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定位命名的经外奇穴,如“手大指甲后一寸,内廉横纹头白肉际”的描述首见于《肘后备急方》,在《太平圣惠方》中明确指出用于治疗“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现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提出该穴名“凤眼”,为治疗一切目疾如急性结膜炎、角膜云翳,小儿夜盲等眼疾的特效穴。“手中指本节尖”的描述首见于《千金要方》,在《太平圣惠方》中定名为“拳尖”,用于治疗“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疼痛”。这些穴位大部分位于手指上,均采用灸法,具有艾炷小、壮数少的使用特点,杨继洲强调四肢穴位不免有肌肉单薄之忌,因此灸量不可过多,选用艾炷规格为米粒大小,壮数一至三壮,一般不超过七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