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我国发布的3个典型目标考核体系指标对比》

《表4 我国发布的3个典型目标考核体系指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际典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与借鉴》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指标体系,从性质来看都是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由于各体系评价考核目标不同,因而指标选取侧重点有所不同(表4)。《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6]在目标设计上,按涵盖重点领域和目标不重复、可分解、有数据支撑的原则,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评价结果、公众满意程度、生态环境事件等5个方面,23项考核目标。该体系中全部23个指标中的20个集中用于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也同样侧重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并将生态环境进一步细分为环境质量、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该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以动态衡量地方每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覆盖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56项指标。《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7]中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体系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愿景,主要为评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水平而设立,选取了包括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5类主题建立指标体系,并分类细化提出22项具体指标。该指标聚焦于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整洁,目标是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半数指标都集中在表征空气、水体和土壤质量的指标上,如“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