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围岩稳定性指标分级标准》

《表1 围岩稳定性指标分级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综合决策云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级方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国内现行规范(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并结合陈昌彦等[22]在岩体质量评价分级方法方面的研究,综合考虑地质、力学和工程3个方面的因素,选取了各种岩体质量分级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完整性系数Kv、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QD、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和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作为围岩稳定性分级指标。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20],结合云模型的特点,将地下工程围岩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稳定)、Ⅱ级(较稳定)、Ⅲ级(基本稳定)、Ⅳ级(不稳定)和Ⅴ级(极不稳定)。围岩稳定性级别与各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23-25]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