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串联批次实验设计:氨氮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表2 串联批次实验设计:氨氮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氨氮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AN的量纲为mg/L.

开展2组串联的氨胁迫实验,实验设计见表2,实验装置见图1.第1批次实验(R1-TAN)在有效容积800mL的反应器内进行,所有反应器接种污泥浓度为5gVSS/L,底物与接种物浓度的比(VS/VSS)为1.鉴于大多研究者报道的氨抑制阈值在3000~6000mg/L[12,19-20],本研究首先确定了3000和6000mg/L2个氨氮梯度,再开展了7500mg/L组对应更高TAN阈值[6],加上本底浓度(1800mg/L),共开展4组实验.氨氮以NH4Cl溶液的形式进行添加,随后向反应器内添加20%的营养液和一定体积的蒸馏水达到有效体积,其中营养液的配制参考Anthonisen等[21]的方法,最后用HCl溶液或Na OH溶液将初始p H值调至7.5.反应器充3min氮气以排空瓶内氧气保证厌氧环境后,置于(37±1)℃的水浴锅中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