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世纪主要国家白银购买力相关系数列表》

《表1 19世纪主要国家白银购买力相关系数列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历史视角美元货币回流回顾和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戴建兵等文献整理

19世纪,欧美各国在经历了西欧的“价格革命”的噩梦后,对通胀心存畏戒。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了持续的物价上涨,总体的物价上涨水平高出稳定时期的200%~300%,经济秩序坍塌,直接导致了封建体制的瓦解。导致“价格革命”的原因就是欧洲进入16世纪矿山滥采导致银产量激增,银币货币流通中出现了大幅贬值。此外,白银作为世界货币,世界各国同在一个货币区内,危机的“传染性”极强,一国货币体系出现问题导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将很快在同货币区的其他国家发生。通胀相关系数与各国的白银购买力水平存在正相关,如表1所示,中国与英、美、法3国白银购买力的相关系数都接近0.8,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欧美国家之间白银购买力的相关系数大都在0.8以上,属于高度相关,这表明了当时世界主要国家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同步性,支持上述危机传染特征。上述危机传染性的特征,与当前美元的货币政策外溢性和各主要国际货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