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金属磺化炭孔隙结构参数》

《表1 金属磺化炭孔隙结构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葡萄糖催化热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特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磺化炭载体以及由此制备的金属磺化炭的孔隙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用BET和BJH方法计算得到的磺化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166.43 m2/g和0.092 cm3/g,而浸渍了硝酸盐得到的金属磺化炭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基本上都有明显的下降,这应该是在浸渍过程中一部分金属离子进入了磺化炭的孔道,吸附并堵塞了部分孔道结构,导致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然而Co-SC有不同的特性,其表面积和孔容有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Co离子刻蚀了磺化炭基体,而导致更多的孔隙形成。磺化炭的红外光谱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磺化处理后的生物炭在1000~1200 cm-1处出现了—SO3H的振动峰,说明通过浓硫酸的磺化作用,大量的磺酸基团(—SO3H)负载在生物炭上,使得制备的金属磺化炭催化剂具备较强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