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内置式等离子体催化体系(IPC)对VOCs的降解性能》

《表2 内置式等离子体催化体系(IPC)对VOCs的降解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GW为玻璃丝;SMF为金属纤维烧结毡。

IPC体系下,VOCs在典型催化剂表面可能发生的降解机理,如图3所示[49]。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和VOCs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活性位点(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50]或气固界面(Eley-Rideal模型)[51]发生反应,将VOCs及有机中间产物深度氧化,提高了CO2选择性,同时抑制了副产物生成,如CO、NOx和O3等[50]。多种催化剂对不同VOCs的降解情况,见表2。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吸附能力和氧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