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渤海海域优质储层岩性相沉积环境及储层空间类型》

《表1 渤海海域优质储层岩性相沉积环境及储层空间类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混积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迄今为止,混积岩岩石学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前人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包括以硅质碎屑砂、硅质碎屑泥、碳酸盐异化粒及灰泥的四端元分类(Mount,1985);以陆源碎屑、碳酸盐和黏土作为三端元的分类方案(杨朝青和沙庆安,1990)以及将混积岩体系直接按照陆源碎屑与碳酸盐进行二分的方案(董桂玉等,2009).笔者在对渤海海域混积岩岩性相及目前世界范围所报道的混积岩类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认为陆源碎屑、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及化学成因碳酸盐是混积岩主要的岩石组构,同时也直观表现了混积岩的岩石学成因及储层特征,因此,本文采用此三端元的划分方案,构建了混积岩的三角图式的岩石分类系统.如图2所示,依据三组分含量的变化,混积岩的岩性相类型可分为4类,即以陆源碎屑为主、以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为主、以化学成因碳酸盐为主的混积岩以及多组分的混积岩.渤海海域油气勘探证实,以陆源碎屑为主和以生物碎屑为主的混积岩是储层条件最好的两类岩性储层类型.表1总结了主要岩性相发育沉积环境及储层空间类型,表2列出了不同优质岩性相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由于篇幅原因,以下仅简要阐述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岩性相及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