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花生产量及构成因素》

《表2 花生产量及构成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6~2018年,相同年份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花生单位面积株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单株荚果个数均表现为间作轮作区(CAP)低于单作(CKP),2016年CKP和CAP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秸秆还田后,CAP处理单株荚果个数比CKP降低了28.3%~37.5%;2018年随着秸秆还田量的继续,CAP单株荚果个数比CKP降低31.3%~46.9%。2016~2017年花生出仁率均表现为间作轮作高于单作,2017年CAP30、CAP60和CAP10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2018年除CAP30花生出仁率与CKP无显著差异外,CAP60和CAP100均显著低于CKP(P<0.05),且出仁率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2016年,CAP和CKP花生百仁重无显著差异(P>0.05),2017年秸秆还田处理的花生百仁重比单作提高4.4%~13.2%,2018年花生百仁重表现为CKP>CAP30>CAP60>CAP100,单作较间作轮作提高6.8%~26.9%。2016年,CAP产量为1 097.0 kg/hm2,为CKP产量的47.2%;2017年,CAP30、CAP60和CAP100的产量分别为CKP产量的51.6%、55.3%和43.5%;2018年,CAP30、CAP60和CAP100产量分别为CKP产量的33.3%、29.2%和18.3%(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