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GIS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高发文频次作者统计表》

《表1 GIS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高发文频次作者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GIS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展示领域内领先学者的研究情况,需要创建和分析生产作者及共同作者网络的知识图谱,可以展示对此领域有相关研究的作者聚类群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组织发展合作团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供个体研究人员寻求合作机会。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作者进行分析,得到生态领域研究作者图谱(图2)和生态领域内作者时区分布图谱(图3)。每个节点代表1个作者,节点大小代表已发表的文章数量,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示两个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链接的厚度表示合作的强度。根据文章数量统计了发表数量排名前20的作者(表1)。根据图2发现,大部分学者的相关研究都比较独立,关联性较弱。进一步分析表1中排名靠前的作者,发现张增祥[26,27]来自于北京大学地理系,长期开展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研究,龚文峰[28,29]主要从事3S技术在农业水土和资源监测上的应用;邵怀勇[30,31]的研究方向为GIS空间建模、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以上学者都同时具备GIS与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背景,所以能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如汤洁[32-34],来自吉林大学,主要研究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与同来自吉林大学的林年丰存在合作关系;肖文发和郭志华[35-37]来自同一机构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由此可见来自同一研究机构或院校的学者之间合作较强,而来自不同单位的学者之间很少存在合作关系,作者之间的学术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