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鲜食玉米品种在极显著互作主成分轴上的得分及稳定性参数(De值)》

《表4 鲜食玉米品种在极显著互作主成分轴上的得分及稳定性参数(De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运用AMMI模型分析西南鲜食甜玉米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4可以看出,各鲜食玉米品种稳定性参数De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e-6(云南省曲靖市种子站)>e-7(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e-2(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e-3(贵州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e-8(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e-9(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e-4(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院)>e-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e-5(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即试点e-6(云南省曲靖市种子站)、e-7(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e-2(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强,而e-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e-5(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