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乃朗湿地植物群落调查样方的DCA排序分析》

《表4 乃朗湿地植物群落调查样方的DCA排序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乃朗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DCA分析(表4)排序轴1的特征值总和为0.57,梯度长度为4.98。而排序轴2的特征值总和是0.29,梯度长度为2.31。综合以上信息排序轴1和排序轴2最能反映环境梯度变化下植物群落组成。根据DCA分析(图)可以将乃朗湿地24个样方划分为3个样地类型。样地类型1(轴1右部-轴2下侧):包括样方7,10,17,23为湿地-积水区域,样地类型2(轴1上部-轴2右侧):包括样方1,2,3,4,5,6,18,24为湿地的湿生草甸区域,样地类型3(轴1左侧-轴2左侧):包括样方8,9,11,12,13,14,15,16,19,20,21,22为湿地的较为干旱的区域。根据DCA分析可以将乃朗湿地植物分为3个植物群落(图1),群落1:位于DCA轴1的最左侧位置,以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albiflos),高山豆(Tibetia himalaica),独一味等为代表的水分较少的旱生植物群落;群落2:位于DCA轴1的最右侧位置,以浮叶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和三裂碱毛茛为代表的招生植物群落;群落3:位于DCA轴1的中间位置,云生毛茛,草玉梅,矮嵩草,甘青老鹳草(Geranium pylzowianum),长花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西藏报春的湿生草甸群落。因此DCA轴1最有可能反映湿地的水分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