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宁德畲乡村落农特名单》

《表2 宁德畲乡村落农特名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工具与沟通:少数民族区域生态资源的理性开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畲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闽、浙、粤、赣、皖等省,由于历史原因,绝大部分生活在毗邻的闽东与浙南山区。其中闽东地区(宁德)是畲族最重要聚居地(见表2),该地畲族人口达18.3万,且九成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蕉城区与福安、福鼎、霞浦等县市的畲族村落[25]。闽东特色的高丘分布割裂沿海平原,土地分散使得闽东畲村大多以传统手工农业为主,分散的家庭作业式的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农机化带来的市场冲击,加之城市虹吸效应,在地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受到各种资源制约,民族乡村产业发展乏力。宁德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9个民族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民族乡平均水平(10 901元)低的有2个,其中,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 995元)的民族乡有3个,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乡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 692元;从民族村情况看,242个民族村中低于全省民族村平均水平(9 119元)的民族村101个,占全市民族村总数的41.7%;农民人均纯收入6 000元以下的民族贫困村11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5 000元的民族村还有7个。为此闽东畲乡地区借助良好生态资源条件,结合在地少数族群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错位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涌现了诸如溪塔村刺葡萄、方家山村白茶、尤沃村红肉蜜柚、福鼎芋等一大批知名的特色生态农业产品;福安市虎头村、霞浦县上水村等19处村落被国家民委命名、授牌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且先后囊获国家文化部、住建部、旅游局及省级部门授予的文明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生态示范、美丽乡村等各类称号50多项[26]。闽东畲乡地区的生态资源开发成果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