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体系活化能值:PI/ZIF-8杂化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表1 不同体系活化能值:PI/ZIF-8杂化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PI/ZIF-8杂化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1为操作温度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如图所示,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逐渐增大,分离因子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渗透通量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膜两侧的蒸汽压差增大,传质推动力增强,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升高温度同时使得聚合物链的运动性增强,分子的扩散阻力减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渗透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离因子下降是因为H2O、DMF和DMAc分子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这可以通过Arrhenius方程进行描述,活化能越大表示该物质受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由表1中的计算结果可知,DMF分子和DMAc分子的活化能分别为36.0和61.5 kJ?mol-1,均高于H2O分子的活化能,因此温度升高使非质子溶剂的渗透通量高于水的渗透通量,导致分离因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