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试验测得不同厚度热轧双相钢的断后伸长率、成形极限曲线最低点真实主应变》

《表4 试验测得不同厚度热轧双相钢的断后伸长率、成形极限曲线最低点真实主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580DP与700DP热轧双相钢的力学性能与成形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K模型常用于薄板成形极限计算,且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设试样在变形过程中处于平面应力状态;该模型对于较厚热轧钢板的计算效果较差,需要考虑厚度方向应力的影响[18],计算复杂程度显著增加。Keeler公式是基于成形极限曲线的最低点只与加工硬化指数和钢板厚度有关而建立的,但是实际上材料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各向异性系数等也都会对成形极限产生影响[19]。并且热轧双相钢的成形极限与加工硬化指数的相关性较弱,而与断后伸长率的相关性较强[15]。根据成形极限曲线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基于式(8)对成形极限曲线最低点主应变进行拟合,并结合经验公式2的两侧曲线预测方法,对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从而对热轧双相钢成形极限曲线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基于表4中试验测得的不同厚度热轧双相钢的断后伸长率、成形极限曲线最低点的主应变,得到580DP和700DP热轧双相钢的成形极限曲线最低点真实主应变的拟合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