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用的ATRP法合成聚丙烯腈的反应体系[48]》

《表1 常用的ATRP法合成聚丙烯腈的反应体系[4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炭纤维用聚丙烯腈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在1995年,以过渡金属卤化物为载体做催化剂、双吡啶为配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溶解度这个理念被提出,而首位提出这一理念的人就是中国的王锦山[44]。他提出了很多之前从未被提及过的理念,比如说反应条件温和,可以合成高立构规整度的高聚物等。后来使用ATRP方法可以合成活性可控聚丙烯腈的理论也被Matyjaszewski等[45]提出并证实。之后进行的丙烯腈ATRP聚合所用的催化剂常用的为铜的氧化物(氯化物)/吡啶或铁系混合物,引发剂、溶剂如表1所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虽然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及成果,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就是会使聚合物中残留金属催化剂杂质。这些杂质一旦残留在聚合物中便很难去除,会对反应所得产物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ATRP方法非常有发展潜力,新的聚合体系也在不断研发中,在室温可见光照射下以芳基四氟硼酸重氮盐为引发剂实现的丙烯腈无金属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分子量高达1.7×105,具有继续研发的价值[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