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赋权维度下的学校现代化治理标准的基本构成》

《表2 赋权维度下的学校现代化治理标准的基本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赋权:学校现代化评价的刚性治理标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已有的学校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当前赋权的现状,现代化学校治理应该具备共同的发展愿景与价值目标和科学长远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的管理与领导力、科学的学校组织架构以及学校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等特征。共同的发展愿景与规划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入手,着眼于人的思想观念的建设与改变;科学的学校组织架构以及较高的管理与治理能力则是实施有效赋权的重要保障,有了它们的“保驾护航”,学校赋权得以顺利进行;而多主体参与治理的程度则是学校赋权的结果与效果的呈现,参与程度的高低、参与范围的大小反映了权力分配、职责划分是否科学与合理。从指标体系建构的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与多样化的根本原则来看,以上特征均满足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一个系统,赋权不仅仅是对传统教育管理体系的一种改善,也是学校内部多级联动、互动合作的结果。我国现代化学校评价治理标准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